缺水会引发的疾病,缺水会导致哪些问题
5种疾病与缺水有关!给不爱喝水的你一个喝水的理由!
水是生命之源。人离开食物可以生存约3周,但没有水只能生存3天左右。
尽管水这么重要,但很多人对喝水似乎从未在意过,总是以各种借口将喝水这件事一拖再拖,最后抛之脑后。
《中国水与生命质量认知调查报告》显示,95.3%的人不会喝水,65.9%的人渴了才喝水,只有不到5%的人有定时定量喝水的好习惯。
更令人担忧的是,13.9%的人不知道饮水不足有损健康。你知道缺水对身体到底有怎样的危害吗?
当水分丢失量为体重的1%时,人会感到口渴,身体机能开始受到影响。
当丢失量占到2%,运动机能受到影响,伴有食欲降低、压抑感。
当丢失量达到4%~8%时,会出现皮肤干燥、声音嘶哑、全身软弱无力。
如果丢失量超过10%,就可能危及生命
喝水少招来5种病
《中国居民膳食指南(2023)》中指出,成年人每天要喝1500~1700毫升水,也就是说每天至少6~8杯水比较合适。
一个人的饮水习惯决定他的健康水平,喝水不足,病痛就会找上门。
1、便秘
2、结石
临床观察和流行病学调查发现,很多肾结石和尿路结石患者,饮水量比一般人少。这是因为喝水少会导致尿量减少,身体内的废弃物不能随着尿液及时排出来,易形成结石。
3、痛风
痛风是人体内尿酸增多或排泄减少,尿酸盐沉积在关节、肾脏等部位造成的。
喝水少会导致尿酸不能顺利排出体外,患病风险增高。专家建议,痛风病人可多喝富含锶、钙的矿泉水。
4、血栓
如果高血压、高血脂、高血糖患者饮水不足,血液黏稠度会升高,血液循环变慢,容易引发心肌梗死、脑血栓等。建议三高患者多喝镁含量高的水。
5、癌症
多喝水对消化道、血液、泌尿系统都有益处。喝水多的人发生膀胱癌、前列腺癌、睾丸癌、输尿管癌和肾盂癌的风险较低。
美国研究表明,每天喝5杯水的女性比喝少于2杯水的,患结肠癌几率降低45%;男性每天喝4杯水比喝少于1杯水的,患癌几率降低32%。
10种情况,你该补水了
1、早上起床后
人在早晨起床后会处于生理性缺水状态。吃早餐前喝一杯水,只需要20秒,水分就能进入血液中,使血液迅速稀释,改善夜间脱水情况。
2、晚上睡觉前
人熟睡时,体内水分会通过排尿、出汗、呼吸不断丢失,造成血液黏稠度升高、代谢物积存。
临睡前适度喝水可缓解该现象,降低脑血栓等发病风险,尤其是老年人,不能因为怕起夜而拒绝睡前喝水。
3、洗澡后
很多人洗完澡觉得渴,端起一杯水一饮而尽。殊不知,洗热水澡会令血流量增加,喝太快会对健康不利,尤其是老人。专家建议,此时应小口慢速喝一杯温水。
4、开空调半小时后
空调房内空气干燥,容易造成人体水分流失,鼻腔等处黏膜过干,甚至引发支气管炎。
因此,在空调房逗留超过半小时,就要及时补充水分,白开水、矿泉水、柠檬水等。
5、发烧时
6、尿变黄时
尿液呈浅黄色表明喝水量足够;若尿液比较黄,就要立刻饮水500毫升左右;若尿液呈土黄色,说明已经严重脱水,需要及时补水并去医院治疗。
7、坐飞机时
短途旅客最好在起飞前就开始补水,飞行中再喝点水,感觉不渴就行;长途旅客应保证每小时补充一次水;尤其冬天机舱内温度高,身体隐形失水多,更需要补水。
8、心情烦躁时
当一个人痛苦烦躁时,肾上腺素就会飙升。此时不妨喝一杯水,肾上腺素会随着水分排出体外,心情或许会轻松许多。
9、孕期
准妈妈体内的血流量增加了一倍,需要大量水分。如果喝水过少,会导致代谢废物浓度升高,增加尿路感染几率,对胎儿不利。
10、运动期间
运动会消耗大量水分,尤其是孩子,需水量高于成年人。除了运动前要喝水,运动时每隔半小时也应适当补水。
自来水中会残留一些氯化物,应在水快烧开时打开壶盖,继续烧两三分钟,或者把开水放凉再饮用,可使部分余氯挥发掉;
一瓶水打开后应尽快喝完,以防滋生细菌;
最好用玻璃杯喝水,不要用塑料杯盛热水或用不锈钢杯盛酸、碱性饮料。
在日常生活中,喝水少会导致哪些健康问题?
在日常生活中喝水少的话,可能会上火,引起扁桃体发炎,支气管炎很可能会引起一系列疾病,可能会造成胃部疾病,嗓子疼痛,导致膀胱出现结石,所以在生活中我们一定要多喝一些水,保证我们身体健康。
身体缺水会导致哪些疾病
1.白内障 人眼内的液体含量较高,在机体缺水时会发生。生化改变,引起眼晶状体浑浊而致视力下降。资料表明,既往曾发生过急性脱水的老年人,患白内障的概率明显增高。 2.脑血栓形成 血液黏稠度过高是引起脑血栓的重要原因之一。血液黏稠度过高除血脂异常外,一个主要原因就是体内缺水。机体夜间失水最为严重,使血小板凝聚力和黏附力加强,因而清晨是脑血栓的发病高峰。 3.心律失常 通过血液动力学监测,当血容量明显降低时,可诱发心房颤动,出现胸闷、头晕、乏力等表现。临床医生对这类病人采取静脉补液扩容后,可使其立即恢复窦性心律,可见失水是心律失常的祸根之一。 4.心肌梗死 由于全身血容量减少、心脏灌注下降、心肌缺血、心排血量降低,因而容易造成心肌损害,严重者可导致心肌梗死。临床上,因急性腹泻缺水导致心肌梗死的例子时有发生,应引起高度重视。
缺水有哪些危害及如何正确补充
随着年龄的增加,人体细胞内的水分减少,加之生理上的变化,较普遍地表现“津液不足”。不少老年人往往对口渴不太敏感,使体内更容易缺水。
长期缺水,可以对身体产生如下危害 :
1、 缺水数日不能活
水对人体的新陈代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。人不吃食物只喝水,可生存数十日之久,若不喝水则只能生存数天,这是因为缺水时,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就无法进行。
2、 导致脑老化
摄取水分不足,给大脑带来极大的影响,可导致脑老化。
3、 引起循环和消化障碍
如果长期欠了水债,使体内血液循环中水分降低,易致心脑血管的血栓形成。水分不足还会影响唾液、胆汁、胃液分泌,老年人因而会感觉头晕糊涂、精神萎靡、消化功能障碍、便秘等。
4、 易得皮肤病
由于皮肤细胞水分减少,脂腺分泌降低,皮肤变得干燥,抵抗力减弱,皮肤上的细菌就容易活动滋生,因而也就容易引起疖肿等皮肤病的发生。
5、 能引起便秘
便秘与缺水有关。粪便在肠内停留过久,便中含有肠菌产生的有害物质,被肠吸收后,会使人头痛、头晕、精神不振。便秘还会给冠心病、高血压等患者带来不测。
6、 加重肾脏负担
人体排出废料中的一个主要通道是肾脏,如果饮水少,排尿量也就少。由于滤过的尿量少,肾脏在浓缩排出代谢产物的过程中,就需要加倍工作,这就加重了肾脏的负担,而容易引起肾脏器官疾病的发生。而这类疾病对老年人的健康,威胁是较大的。
如何补充体内水分
每天补水量,正常人每天约需经饮食、饮料等补给身体2200毫升,加上体内物质代谢产生的内生长(化学水)约300毫升,总共为2500毫升。每天排出相等。保持进出平衡。中老年人每天可按30~40毫升/每公斤体重计算,除一半从食物中获取外,其余一半可从饮水、饮料中得到。由于老年人津液不足,除按上法计算补水外,每天可再增补500~1000毫升。
在夏天或出汗、肾功能好的情况下多饮些水。当然不是饮得越多越好。饮水过多、过快,对机和体是不利的,对老年人尤其有害。古人云“大渴不大饮”暴饮会加重胃肠负担,使胃液稀释,降低胃酸的杀菌能力,影响食物的消化;经常饮水过量的人,可使胃部膨胀,易得胃垂,大量饮水时可能发生水中毒等。
假如觉得开水淡而无味,且又不爱饮茶,可把鱼、肉、菜等煮成汤,既有营养,又味美可口。
身体缺水会出现哪些症状
一、口腔干燥舌头肿胀
身体缺水的第一信号是口渴。脱水会导致口干和舌头轻微肿胀,所以夏季要及时喝水。
二、小便深黄色
随着血压下降和身体组织缺水,脱水者的肾脏会浓缩尿液甚至阻止尿液产生。尿液浓度随之增加,其颜色也会逐步加深,严重时呈深黄色甚至琥珀色。
三、便秘
当肠道吸收过量水分时,就会发生便秘。身体一旦缺水,肠道就会吸收更多水分予以补充体液,从而导致大便干结。
四、皮肤缺乏弹性
脱水会降低皮肤弹性。医生通过“挤捏试验”快速检查皮肤弹性,判断病人是否脱水。
五、头晕目眩
除了血流量和血压下降之外,脱水也会导致头晕目眩。其中一大关键信号就是快速站起时,突然头昏眼花。
六、疲惫
长期缺水容易导致血流量和血压下降,血液含氧量也随之下降。缺少足量氧气,肌肉和神经功能就会削弱,因而更容产生疲劳感。
七、没有眼泪
纵然大声哭喊也没有一滴眼泪,那么身体肯定缺水。
八、心悸
心脏与身体其他肌肉一样,脱水造成的血流量减少和电解质变化会导致心悸。
九、肌肉痉挛
长期缺水会造成身体电解质失调,导致运动中或运动后持续性肌肉痉挛。
人体缺水会引起诸多疾病,这3个时间段喝一杯水,受益良多
每逢提到“饮水”之事,都是关系到生活最基础的事情。人只有学会“好好喝水”,身体才会变得更加湿润,这样一来方可预防多种“干燥类问题”。用智慧的态度去喝水,你必将感谢“用心的自己”。
饮水量过少,您的肠道会比较干燥,这样一来就会影响您的排便大业,整个排便过程将会变得不那么顺利,这即会导致便秘等肠道问题出现。
水分对于身体 健康 有着重要的作用,它的足量摄入本身会滋养大脑和骨髓等物质,身体处于“缺水”状态,很容易影响到大脑认知功能,尤其对于孩子。已经有很多实验证明“脱水会降低注意力、图像识别能力以及短期的记忆力。
总是缺水,你的身体会出现多种不适症状,这其中包括嘴唇干裂、食欲下降、皮肤干燥等问题,长时间缺水甚至会增加皮肤类疾病的发病风险。
缺水,很容易增加肾结石的发病风险;持续缺水,必然会影响肾脏的正常功能,甚至会诱发肾脏疾病。
饮水量少,心情会变得非常糟糕;水本身具有调节体温的作用,长期缺水,很容易影响机体正常的调温能力,身体更容易疲倦,降低身体正常的体能。
除了这些,缺水对于身体产生的危害还有很多,胃肠会因缺水变得干燥,肝肾也会由于缺水而变得“干旱”,缺水的危害值得重视。
如果此时你已经觉得“口渴”了。那证明你的身体早已经处于“缺水”状态;机体会通过呼吸、出汗以及排尿等方式散发水分,不及时喝水,身体很容易“出入失衡”。
因此,每隔一小时左右适当补水,每次200毫升左右。不等到口渴之后再喝水,是对身体的一种爱惜。
饮水,不要拘泥于“每日八杯水”的理论。《中国居民膳食指南》推荐成年人单日饮水1500—1700毫升,按照自己的杯子计算“每日饮用的杯子数”,在天热等特殊时刻可以增加饮水量。
如果您觉得白开水没有味道,您可以在水里加点茶叶、天然果蔬、柠檬片、枸杞、咖啡、熟透了的谷物,用天然、 健康 的原料去泡水,味道与营养共存。
好好喝水,避免由于缺水给身体惹来麻烦;养成 健康 饮水的良好习惯,您的生活会越来越美丽。